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、“春不减衣,秋不加帽”、“热不马上脱衣,冷不立即穿棉”
“秋冻”简单来说就是拖延添衣时间,锻炼下耐寒能力,促进新陈代谢,增加产热,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,以便应付残酷的严冬。如果此时过早穿上棉衣,便无法让身体得到锻炼,不能很好地增强身体抵抗能力。另外,晚秋天气较凉,也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,捂得太严,避免过多出汗,使阴精耗伤、阳气外泄。但也不能冻得打寒战,这样不但不能增强抵抗力,反而会被冻出病来。
秋天,阴长阳消,养阴为主,以免穿衣过多出汗,伤阴耗气。微寒的刺激,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,增加皮肤的血流量,使皮肤代谢加快,机体耐寒能力增强。如果气温降到15℃以下达两周以上,或昼夜温差大的地区,要适当增添衣物。晚秋可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,适当接受寒冷刺激,但以自己能够接受为限度。接近初冬时,要顺应自然变化,盲目冷冻,切不可取。
“秋冻”因个人体质的不同,对于每个人是不一样的,因人而异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,在进入深秋时要注意保暖。但一般来说,这些部位如背、颈、脚、腹、头、肩、膝,应注意保暖。
背部:背部受寒,日久渐积,可能引起颈椎病、发烧、全身酸痛、咳嗽、腰椎间盘突出、腰肌劳损等症状。
腹部:保护肚脐和脾胃,以免引起腹泻、胃寒、食积。
足部:“百病从寒起,寒从脚下生”。 “脚冷,则冷全身”。避免寒邪自下而上侵袭人体,诱发感冒、扁桃体炎,或气管炎、哮喘等。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,多活动脚部,如跑步、竞走、散步等运动。睡觉前,热水烫一烫脚,御寒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消除疲劳。
脖子:受寒时,颈部肌肉可能持续痉挛、收缩,加重血流循环障碍,导致脑供血不足,产生头晕、眼花、记忆力下降等。建议穿高领或围巾保暖,晚上睡觉注意保暖。
肩膀: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,易受伤。要注意防寒保暖,不要着凉。可以热敷,按摩,促进血液循环。
头部:头部受寒,神经血管供血受影响,引起头痛。
膝关节:膝盖受寒,会出现麻木、酸痛等症状,长此会引发关节炎。
还应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机体耐受能力,适当加强室外锻炼。注意饮食。夏季人们流汗较多,伤阳气,身体虚弱,因此秋季应该适当进行散步、慢跑等锻炼,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,提高机体免疫力,增加御寒能力。